定期防癌查体检测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常规项目;2.必要时做内镜检查取活检;3.影像诊断;4.肿瘤相关血清标记物检测。
	1、常规项目
	1)三大常规:常规体检、常规实验室检查、常规影像学检查;
	2)大便潜血(需禁食潜血饮食);
3)肛门指诊(DRE):可发现75%的低位直肠癌、前列腺病变;
	4)脱落细胞学检查:痰细胞学;
	5)胸部正、侧位X线平片,腹部X线平片;
	6)腹部、盆腔B超以及部分腔内超声等。
	2、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是肿瘤诊断重要手段,可用于空腔脏器和体腔检查,可发现黏膜的癌前病变、原位癌。内镜检查可发现X线、CT不能发现的肿瘤,可进行活检。
	3、影像诊断
	1)消化道造影、尿路造影;
	2)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CT);
	3)核磁共振显像(MRI);
	4)动脉造影等;
	5)FCT、US引导下穿刺活检;
	6)核素扫描:E-CT;
	7)正电子核素显像-PET等。
	其中PET/CT即可对病灶准确定性,又可准确定位,其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率比CT、核磁共振更高,能够发现微小的隐匿病灶,进行良恶性鉴别和恶性程度估计,鉴别肿瘤治疗后是瘢痕形成还是复发灶。
	4、肿瘤标志物在防癌体检中的重要作用
	肿瘤标志物是肿瘤的发生和增殖过程中,肿瘤细胞本身产生或者集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反应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其存在于病人的血液、体液、细胞或组织中,可用生物化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测定,对肿瘤的辅助诊断、鉴别诊断、观察疗效、检测复发以及预后评价具有一定的价值。
	各系统血清标记物检测内容如下:
	肺部:CEA、SCC、Cyfra-211、NSE
	前列腺癌:PSA、酸性磷酸酶
	结肠:CEA、CA199、TPA
	肝脏:AFP、碱性磷酸酶(AKP)、同功酶、γ-谷氨酰转肽酶
	胃:CEA、CA199、CA724
	胰腺:CA199、CA242、CEA
	各类临床常见肿瘤标志物指标
| 
				 
					肿瘤  | 
			
				 
					首选标志物  | 
			
				 
					正常值  | 
			
				 
					阳性率  | 
		
| 
				 
					肝癌  | 
			
				 
					AFP  | 
			
				 
					<25μg/L  | 
			
				 
					70%  | 
		
| 
				 
					结肠直肠癌  | 
			
				 
					CEA  | 
			
				 
					<5μg/L  | 
			
				 
					60%~90%  | 
		
| 
				 
					前列腺癌  | 
			
				 
					PSA  | 
			
				 
					<4μg/L  | 
			
				 
					70%~90%  | 
		
| 
				 
					胰腺癌  | 
			
				 
					CA19-9  | 
			
				 
					<37U/ml  | 
			
				 
					80%  | 
		
| 
				 
					胃癌  | 
			
				 
					CA72-4  | 
			
				 
					<6U/ml  | 
			
				 
					42.6%  | 
		
| 
				 
					乳腺癌  | 
			
				 
					CA15-3  | 
			
				 
					<40U/ml  | 
			
				 
					75%  | 
		
| 
				 
					卵巢癌  | 
			
				 
					CA125  | 
			
				 
					<35U/ml  | 
			
				 
					80%  | 
		
| 
				 
					宫颈癌  | 
			
				 
					SCC  | 
			
				 
					<2μg/L  | 
			
				 
					40%~90%  | 
		
| 
				 
					小细胞肺癌  | 
			
				 
					NSE  | 
			
				 
					<12.5U/ml  | 
			
				 
					70%  | 
		
| 
				 
					非小细胞肺癌  | 
			
				 
					Cyfra21-1  | 
			
				 
					<2.2μg/L  | 
			
				 
					50%~80%  | 
		
文章来源:《抗癌之窗》 2008年04月刊 总第13期 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