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最新科学研究发现,只有摄入ω(欧米茄)-3脂肪酸达到一定比例的食用油脂,才能改善细胞携氧能力、软化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否则ω-3脂肪酸与ω-6脂肪酸比例失调,会导致细胞功能紊乱,引发心脏病、糖尿病、癌症、脑功能减退和关节炎等疾病。
l调查表明,在广东省的经济发达地区,居民的动物性食物消费量持续上升,脂肪的供热比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摄入量的30%,城市居民超重患病率为26.4%,比农村高6 .7%。
l我国食用油年消费总量在1700万吨左右,人均消费在13公斤以上。
表1常见食用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
序号 |
油脂名称 |
ω-3脂肪酸 |
ω-6脂肪酸 |
ω-9脂肪酸 |
1 |
亚麻子油 |
40~61 |
10~15 |
15~20 |
2 |
菜子油 |
5~8 |
12~20 |
45~60 |
3 |
大豆油 |
4~6 |
50~60 |
20~25 |
4 |
核桃油 |
6~8 |
55~65 |
15~20 |
5 |
麦胚油 |
4~7 |
50~65 |
18~25 |
6 |
花生油 |
0~3 |
30~40 |
30~40 |
7 |
茶子油 |
1~3 |
5~10 |
75~86 |
8 |
橄榄油 |
1~3 |
10~15 |
68~75 |
9 |
棕榈油 |
0~1 |
15~20 |
35~45 |
10 |
芝麻油 |
1~3 |
45~50 |
35~40 |
11 |
米糠油 |
1~2 |
30~40 |
40~50 |
12 |
棉子油 |
0~1 |
55~60 |
15~20 |
13 |
玉米胚芽油 |
1~3 |
60~65 |
20~25 |
14 |
葵花子油 |
0~1 |
65~70 |
18~22 |
15 |
红花油 |
0~1 |
75~85 |
8~10 |
常见食用油缺陷
花生油、豆油、葵花子油等是常见的植物油。长期以来,人们都听说为了预防心血管病,要多吃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然而,当花生油、豆油和葵花子油等植物油早已成为广大居民的主要食用油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并没有因此而降低,反而越来越高。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最新的科学研究发现,只有ω-3脂肪酸达到一定比例的食用油脂才能改善细胞携氧能力,软化血管,降低血黏度。而在常见的植物油中,ω-6脂肪酸占有主要组分。换句话说,就是ω-6脂肪酸含量过低。这是常见植物油存在的重大缺陷。
研究证实,脂类物质在人体内所产生的生理功能,与体内重要的体液因子花生四烯酸系统紧密相关。花生四烯酸系统主要包括前列腺素、血栓素、白细胞三烯等体液因子,这些体液因子可以造成血管栓塞、大脑功能减退、炎症反应、头痛、恶性肿瘤等生理或病理现象。而合成这些因子的主要原料是食物中的脂类因子ω-6脂肪酸。与此相反,ω-3脂肪酸则在体内被转化成一些可以抗血小板凝聚、舒张血管、改善大脑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及避免细胞损伤的DHA和EPA等物质。如果ω-6脂肪酸摄入过量,ω-3脂肪酸摄入严重不足,即ω-3脂肪酸与ω-6脂肪酸摄入比例严重失调,即可导致细胞功能紊乱,进而引发心脏病、糖尿病、癌症、脑功能减退和关节炎等各种疾病。
温馨提示
油多油少都有害
中国营养协会推荐的成人每日脂肪摄入量为:不超过膳食总能量的30%。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使用这个方法较难计算和把握。比较简单的计算方法为:成人每日每千克体重摄入1克以下脂肪基本适宜,包括全部主食、副食的含油总量。表2中给出的是几种常见食物的脂肪含量,消费者可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和食量,估算自己每日脂肪的摄入量。
吃油过量
超重成肥胖在所有的食品中,油脂的单位能量最高。1克油即可为人体提供9干卡能量。如果每人每天多吃15克油(约1汤匙半),过剩的能量就会转化为脂肪在体内储存,一个月后体重可能增加700~800克,一年内可能增加体重近10干克。
易患心血管疾病超重戴肥胖可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使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脑梗塞、脂肪肝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随之增大。过量吃油,可导致血液中的脂肪酸过多。脂肪酸过剩时,将主要以甘油三酯的形式贮存,从而造成血脂增高。过多的脂肪会附着、沉积在血管壁上,造成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诱发癌症研究表明,部分恶性肿瘤,如结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与油脂过多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吃油过少
油脂摄入不足导致必需脂肪酸缺乏,可发生营养不良,造成生长迟缓、生殖力下降、内脏下垂、脂类转运异常、血小板聚集能力增强、脱发、皮肤粗糙、湿疹样皮炎、皮肤感染及伤口愈合不良等。
表2几种常见食物的脂肪含量
食物名称 |
含量(%) |
葵花子仁 |
40~50 |
猪肉(肥瘦) |
30~45 |
花生米 |
20~31 |
鸭肉(全鸭) |
15~25 |
鸡蛋 |
11~13 |
猪肉(瘦肉) |
6~10 |
鸟肉(瘦肉) |
4~10 |
黄鱼(可食部分) |
3~6 |
羊肉(瘦肉) |
3~5 |
牛肉(后腿瘦肉) |
2~4 |
牛奶 |
2~4 |
豆腐 |
2~3 |
面粉 |
1~1.5 |
大米 |
0.5~1.5 |
文章来源:《抗癌之窗》 2007年4月刊 总第7期 60页